黄连对于癫痫有什么作用?

小鼠癫痫最佳治疗方法-小鼠itt

考察黄连协同抗癫痫药治疗癫痫的疗效及黄连对P-糖蛋白介导的抗癫痫药透过血脑屏障的影响,评价黄连对癫痫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用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和常用抗癫痫药卡马西平,使用戊四唑和士的宁制备小鼠癫痫模型,观察并对比卡马西平单用与联用低、中、高剂量黄连的小鼠潜伏期、惊厥率和亡率的差异.小鼠分组并灌胃卡马西平、卡马西平加黄连及卡马西平加维拉帕米后,测定脑组织卡马西平浓度并比较.结果 黄连可显著增强卡马西平对抗戊四唑、士的宁所引起的癫痫作用,延长潜伏期和降低惊厥率(P<0.05),明显提高卡马西平的脑浓度(P<0.05).结论 黄连对癫痫的治疗有良好的增效作用.

甲醛超标能诱发癫痫病吗

癫痫是因为神经异常,甲醛超标对神经系统确实有影响。

一、对眼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甲醛引起的主要症状是流泪、打喷嚏、咳嗽甚至出现眼结膜炎、鼻炎以及支气管炎等。空气中甲醛浓度若越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甲醛可引起过敏性哮喘,大量接触时还可引起过敏性紫癜。在新装修环境中工作的人群,血清中IgG、IgA含量与在未装修环境中工作的人群比较有所改变,能刺激产生IgG抗体和T淋巴细胞比例减少。

三、对肝脏的损害

红细胞和肝脏可能是甲醛进入血循环的最初靶器官。甲醛主要经肝脏代谢,由肾脏排出。如果体内甲醛超过肝脏的解毒能力就可损害肝脏。国外曾有多起居住在甲醛建筑材料的建筑中发生急性中毒性肝炎的报告。尽管其肝脏毒性研究较少,但确已证实,甲醛对于人的肝脏具有潜在毒性。

四、对皮肤的影响

主要引起接触性皮炎和粘膜刺激症状。甲醛蒸汽可以在空气中直接接触皮肤,引起皮炎、皮肤发红、剧痛、裂化以及水疱反应。反复刺激可以引起指甲软化、黑褐色变。职业接触条件下,甲醛更是引起工作人员皮肤损害的重要原因。在波兰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确诊的职业性皮肤病中,职业性、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Occupational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OACD)占了95%的比例,而在这些OACD中,有18.1%是由甲醛所引起的,并且这一比例还在增大。

五、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甲醛接触者可出现手颤、手掌多汗、肢体麻木和指端触觉降低。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甲醛(0.017mg/m3-0.0678mg/m3)还可以引起妇女月经紊乱。

六、致突变与致癌作用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为甲醛属可疑致癌物质。实验表明,甲醛可共价结合于DNA上,表现为单股DNA破坏。甲醛还能对小鼠产生显性致性突变。大鼠吸入高浓度甲醛可诱发鼻鳞状细胞癌。甲醛对人群的致癌根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七、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甲醛属于神经毒物。试验表明,它可以引起神经系统的变性坏,DNA、RNA合成减少。通过对长期从事解剖工作人员的研究发现,其记忆力、灵敏度、平衡功能、协调功能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低。长期接触甲醛者,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障碍等症状。

除上述外,甲醛还有胚胎毒性与致畸作用,对感觉器官的伤害也很大。甲醛污染危害之大,影响范围之广,令人发指!

复方丙戊酸钠缓释片的适应症与用法

用于治疗全身性及部分发作性癫痫,以及特殊类型的综合症。

全身性癫痫适用于: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及混合型发作。

部分性癫痫适用于:简单部分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

特殊类型综合症:West, Lennox-Gastaut综合症。 每日剂量应根据病人年龄及体重来定,而且,应考虑到对丙戊酸的广泛个体敏感性差异。

每日剂量、血清浓度和疗效之间相互关系尚未建立。最佳剂量需根据临床反应来确定:当发作不能控制或怀疑有副作用发生时,除临床监测外,要考虑做丙戊酸钠血浆浓度水平的测定,已报道有效范围为40-100mg/l(300-700µmol/l)。

初始治疗给药方法(口服):

在没有接受其它抗癫痫药的病人,每2-3天间隔增加药物剂量,1周内达到最佳剂量。

在以前已接受其它抗癫痫药物的病人,本品要缓慢增加剂量,在2周内达到最佳剂量,其它治疗逐渐减少至停用。

如需加用其它抗癫痫药物,应逐渐加入(见药物相互作用)。

推荐用法

剂量:

最初每日剂量通常为10-50mg/kg,然后剂量调整到最佳剂量(见德巴金初始治疗)。一般剂量为20-30mg/kg,但是,当用此剂量范围不能控制发作时,可进一步增加至足够剂量。如果病人每日用量超过50mg/kg,应对病人仔细监测(见注意事项)。

儿童:通常剂量每日300mg。

成人:通常剂量为20-30mg/kg/d。

老年人:尽管本品的药代动力学有所变化,临床意义不大,但要根据控制发作来决定剂量。 罕有肝功能损害(见注意事项)

致畸胎危险(见妊娠)

神经病学障碍:在本品治疗期间,少数患者出现昏睡或木僵,并导致一过性昏迷(脑病),治疗过程中,可单独出现或和癫痫发作同时出现。当剂量减少或停用时,这些症状会减少,这些病例常发现在联合治疗特别是用苯巴比妥或突然增加丙戊酸剂量之后。

消化道紊乱(恶心、胃痛)多出现在治疗开始时,但是不需停止治疗,症状通常可在数天内消失。

短暂的和/或与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常有报导:脱发,轻度姿势性震颤和嗜睡。

已有报导单纯纤维蛋白原减少或出血时间延长,通常不伴有临床体征,此多发生于大剂量时(丙戊酸钠对血小板聚集第二期有抑制作用)(见妊娠)。

血液系统:多为血小板减少,罕有贫血、白细胞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

偶有胰腺炎的报导,有时导致亡。

有脉管炎的报导

无肝功能异常的单纯和轻度高氨血症时有出现,但不需要停止治疗

体重增加,闭经及月经紊乱也有报导。

偶有报导可逆或不可逆的听力丧失,但其因果关系尚末明确。

丙戊酸可引起皮肤反应,如皮疹。在某些病例有毒性上皮坏溶解,Steven -Johnso综合征,多形性细斑也有报导。

有单独报导,伴随丙戊酸治疗出现可逆性Fanconi氏综合征,但其作用机理未明。 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

个人或家族有严重肝炎史,特别是药物所致肝炎

对丙戊酸钠过敏者

卟啉症 肝功能异常发生时情况:极个别有报导严重肝损害甚至亡。最高危的病人,特别是接受多种癫痫药治疗者,有严重癫痫发作的婴儿和3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那些伴有脑损害,精神迟滞和或遗传代谢或退化性疾病者。3岁以后,发生率明显下降,并随年龄增长而进一步下降。在大多数病例,肝损害在治疗头六个月里出现。可疑症状:临床症状是早期诊断的依据。特别是黄疸出现之前,出现下列症状应考虑到肝脏功能损害的可能,特别是那些高危病人。

非特异性症状:通常突然出现,如乏力、厌食、嗜睡、思睡,有时伴有反复呕吐和腹痛。

癫痫复发。

应告诫病人(或患儿家属),当有上述症状出现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立即进行临床检查及肝功能检查。

观察:在治疗前应进行肝功能检查,在治疗头6个月内也应定期作肝功能监测。在一般检查中,反映蛋白合成的试验,特别是凝血酶原率最为相关。当确定在异常的低凝血酶原率,特别是伴有其它生化异常(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明显降低,胆红素增加和转氨酶升高)需要停止本品治疗。作为预防措施,如病人同时服用水杨酸盐也应停用,因为这些药物的代谢途径是相同的。

在治疗开始之前或手术前和自发性挫伤或出血时应查血常规,血细胞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见不良反应)。

在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由于游离血清丙戊酸水平增高,因而需要减少本品的剂量。

偶有报导应用德巴金时常出现免疫功能异常,在系统性红班狼疮的病人使用时,需要权衡本品的利弊。

偶有胰腺炎报导。

因此当服用本品病人患急性腹疼时,应查血清淀粉酶。 妊娠

癫痫妇女在妊娠期间接受丙戊酸治疗时伴随出现的危险如下:

伴随癫痫和癫痫药出现的危险

在接受抗癫痫治疗的母亲所生下的婴儿畸形的总发生率已证明高于一般孕妇(3%)的2-3倍,虽然有报导在多种药物治疗时,婴儿畸形率增高。但是(与畸形有关的)治疗与疾病关系尚未正式确定。最常见的畸形为唇裂和心血管畸形。突然中断抗癫痫药物治疗可能引起母亲病情加重和引起对胎儿的不利作用。

伴随本品出现的危险

在动物,已证实对小鼠、大鼠及兔有致畸胎作用。在人类,接受本品治疗的妇女。在怀孕期前三个月出现畸形的总危险性并不高于其它抗癫痫药。已有复合畸形报告特别是肢体畸形的病例。那些作用的发生率尚未完全确定。本品有引起神经管缺损的倾向:脊髓脑膜膨出,脊柱裂鼓等。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估计为1-2%。

纵观上述资料

如果妇女计划怀孕,要复习抗癫痫治疗的指征,应考虑补充叶酸盐。在妊娠期,丙戊酸抗癫痫治疗如果有效则不应停止,建议单药治疗;应使用每日最小有效剂量,分次服用。应进行特殊的产前检查监测,以检出可能发生的神经管缺损或其它畸形新生儿危险性。

有报导妊娠母亲应用丙戊酸钠,新生儿出现出血综合征。此种出血综合征与血纤维蛋白过少有关;已有报告低纤维蛋白血症且可能是致命的。低纤维蛋白血症可能伴随凝血因子减少而出现、这种综合征要与维生素K依赖因子减少鉴别,后者是由苯巴比妥和酶诱导剂诱导所致。

哺乳期

本品在母乳内分泌量是低的。大约为母亲血清水平的1-10%。至今,新生儿期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尚未发现临床上的副作用。 丙戊酸钠对其它药物的作用

神经阻滞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抑郁药和苯并二氮类。本品可以增强其它精神系统药物的作用,如上述药。因此应进行临床监测并按需要调整剂量。

苯巴比妥:本品增加苯巴比妥的血浆浓度(由于抑制了肝脏分解代谢)导致镇静作用,尤其是儿童。因此,在联合用药的最初15天内要进行临床监测、如出现镇静情况,应及时减少苯巴比妥的剂量,必要时测定血浆苯巴比妥的水平。

脱氧苯比妥(扑痫酮):本品增高血浆脱氧苯巴比妥的水平,加重其副作用(如镇静),当长期治疗时,副作用会消失。在联合用药开始时,应进行临床观察,需要时应调整剂量。

苯妥英钠:本品增高苯妥英钠的总血浆浓度,另外本品增加游离苯妥英钠可能引起过量的症状(丙戊酸把苯妥英钠从它的血浆蛋白结合点置换出来,同时减少了苯妥英钠的肝脏分解代谢)。因此,应进行临床监测,当测定血浆苯妥英钠水平后,还应再测定游离苯妥英钠。

卡马西平:本品与卡马西平联合应用时,已有报导其临床毒性即丙戊酸可增加卡马西平的毒性作用。在联合用药开始时,应进行临床观察,需要时应调整剂量。

拉莫三嗪:丙戊酸能减少拉莫三嗪代谢,需要时应调整剂量(减少拉莫三嗪剂量)。

叠氮胸苷:丙戊酸钠可提高血浆叠氮胸苷浓度导致叠氮胸苷毒性的增加。

其它药物对本品的影响

有酶诱导作用的抗癫痫药(包括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能减低血清丙戊酸浓度。

当联合治疗时,应根据血药浓度来调整剂量。

FELBAMATE和丙戊酸联合应用时,可增高血清丙戊酸浓度,丙戊酸剂量应予监测。

甲氟喹增加丙戊酸代谢并有引起惊厥作用。因此,在联合治疗时可能出现癫痫发作。

当本品与对蛋白结合力高的药物(如阿斯匹林)同时应用时,血清游离丙戊酸水平可能增高。

当与甲氰咪呱或红霉素同时应用时,血清丙戊酸水平可以增高(由于肝脏代谢等降低的结果)。

其它相互作用

丙戊酸通常没有酶诱导作用,因此丙戊酸不会减低使用避孕药妇女的雌激素的的效果。

同时应用维生素K依赖性因素抗凝剂时,应严密监测凝血酶原率。 服用本品急性过量在临床中的表现为或深或浅的昏迷,伴随有肌张力减退,全身水肿,缩瞳症和呼吸自主性减退等。曾有报道一些病例发生伴有脑水肿的颅内高压。

对服药过量的病人医院应采取以下救助措施:消化道排空、并保证有效的排尿和心脏呼吸检测。 对非常严重的病人,必要时应对其进行体外透析。

尽管曾报道有部分病例于过量服药,但一般此类中毒反应不至于威胁生命。 密封,置25oC以下干燥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