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合香丸可治疗癫痫吗-苏合香丸临床新应用
谁知道治疗癫痫病中医有哪些方法?
(1)活血化阏法 此法对于颅脑外伤,或小儿难产、颅内出血所造成的癫痫更为适宜。癫痫发作时,人体脏腑气血失去了平衡而发生紊乱。气机紊乱必然导致血流不畅,这是因为气和血有密切的联系。气滞以后血流瘀阻,血瘀以后气机更加不利。所以在治疗癫痫时,尤其是治疗外伤性癫痫时,运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可以提高疗效。常用活血药时要注意,妇女月经过多或妊娠期间禁用。 中医学有"久病多瘀"之说,对于癫痫,有瘀血症状者,应用活血化瘀法当属无疑。但对于部分痫证,有时瘀阻之象不明显,但病久难愈,用其他治法效不显着时,也可配合使用活血通络治疗,往往可收到好疗效。 (2)醒神开窍定痫法 癫痫神昏窍闭当以开窍法救急,这是共识,但如何开窍,认识并不统一。有人主张芳香开窍,有人主张豁痰开窍,有人则认为勿需单用开窍药,而应以活血化痰通络为主。我的经验是遇痫发急症,要针药并用,中西医并举,迅速止痫,以保护脑髓神机免遭持续损害为目的。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至宝丹皆是常用之品。现在临床脑病科常用的中药如醒脑静、清开灵注射液,皆可辩证应用于癫痫的临床治疗,特别是发作期的急救。 (3)化滞通腑,清热止痫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医所说的"食痫"、"热痫",食痫即由于饮食失节而诱发的癫痫病,小儿痫病用此法者较多。癫痫发作时多数伴有胃肠道的症状,如打嗝,脘腹胀满,纳呆厌食,或反复呕吐,或阵发性剧烈腹部疼痛。常用的消食化滞药物有山楂、槟榔、麦芽、鸡内金、神曲、莱菔子等。这些药物必须同祛风、化痰、镇惊、清热等方法同时应用才能取效。 关于通腑法的作用范围,不论是发作期或休止期都可用通下法。且下之宜早不宜迟。若有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脉实则更是必用之证。临床上通腑至大便泻,腑气通为度,不宜过量,同时还需根据正气盛衰,病机之兼夹,灵活配伍用化痰、平肝、活血、补益等。 (4)祛风解毒止痫法 本法适用于因风邪而引起的癫痫。风邪有外风和内风的区别。外风多是指风寒或风湿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风邪阻于经络可以见到剧烈头痛、肢体麻木等症。内风则是由于肝阳上亢或阴虚内动、风挟痰浊瘀血上扰神明而引起癫痫抽搐。临床上发病迅猛,变化迅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或出现全身强直抽搐,摇头动肩,口眼震颤,肢体肌肉抖动,或两眼上视或斜视,头晕目眩、脉弦劲有力。 (5)祛痰止痫法 中医认为"无痰不作痫",也就是说痰是致痫之源,故逐痰、豁痰是治疗癫痫很重要的方法。癫痫病人或是由于形之痰闭阻肺络,出现喉间痰声漉漉、口吐痰涎,或者由于无形之痰蒙蔽状。这些痰证有的是由于脾虚运化失职,水湿所化的痰,开成热痰、燥痰所致。验之临床,当根据患者痰邪性质不同,分别选用清热化痰、燥湿化痰、理气化痰、搜风化痰等法。
参考资料:
为什么人的全身的肉会不停的跳动?
那是抽搐抽搐 - 症状描述:抽搐的引发原因有很多,症状也有很多表现形式,主要的有:发热,发烧,便秘,喉中痰鸣,痰黄、苔黄腻,壮热口渴,便秘腹胀,斑疹、舌绛,烦躁、目赤、口苦,断烦失眠,兼血虚,抽搐频作,抽搐频作,痰涎壅盛,痰涎壅盛,纳呆、腹胀,肢冷、便溏,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全身痉挛,上下肢抽动,发作不定时,神志清醒。 抽搐 - 类别: 强直性痉挛 惊厥:是常见的一种不随意运动,这是全身或局部肌群发生的强直和阵挛性抽搐 。全身性的如癫痫大发作 ,局限性的如局限性阗痫。惊厥可伴有或不伴有意识障碍。 强直性痉挛:是指肌肉呈强直性收缩,例如癫痫大发作的强直期,手足搐搦症的手足部肌内痉挛,破伤风的牙关紧闭和有弓反张均属于此种类型。 肌阵挛:是指一种短暂的、快速 的、触电样重复的肌肉收缩,可遍及数组肌群或地部分肌肉。肌阵挛可能轻微而不致引起肌体一部分的运动,也可能十分剧烈而使 病者跌倒。 震颤:是关节的促动肌与拮抗肌的有节律的轮替运动,其幅度可大可小,其速度可快可慢,因不同疾病而异。震颤的常见部位是手指、下颏、唇部和头部等处。 舞蹈样动作:是一种突发的快速的、无定型的、无目的的、粗大的肌群跳动,最常见于头部,面部的上肢尤以肢体的远端明显。 手足徐动:是指手指或足趾出现的比较缓慢的扭曲动作,表现为各种奇形怪状,其速度介乎于舞蹈动作与扭转痉挛之间。 扭转痉挛:是一咱肢体近端以及脊柱肌群的缓慢扭转动作,也由于基底节疾病所致。 肌束颤动是局限于某些肌束的极其快速、而短暂的收缩,不伴有关节活动,用手刺激病变部位时可诱发。 习惯性抽搐:是一种快速、短暂、重复的、有目的的、刻板式的不随意动作,常见的有眨眼、呶嘴、蹙额、耸肩等。全身强直性抽风:全身肌肉强直,一阵阵抽动,呈角弓反张(头后仰,全身向后弯呈弓形),双眼上翻或凝视,神志不清。脊柱肌群 局限性抽风:仅局部肌肉抽动,如仅一侧肢体抽动,或面肌抽动,或手指、脚趾抽动,或眼球转动,眼球震颤、眨眼动作、凝视等。大多神志不清。以上抽风的时尚可为几秒钟或数分钟,严重者达数分钟或反复发作,抽风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者称惊厥的持续状态。 高热惊厥:主要见于6个月到4岁小儿在高热时发生抽风。高热惊厥发作为时短暂,抽后神志恢复快,多发生在发热的早期,在一次患病发热中,常只发作一次抽风,可以排除脑内疾病及其它严重病疾,且热退后一周作脑电图正常。中医指出抽搐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其症多为肝经病变,且与病及脑神密切相关。临床辩证有虚实之别。外感风寒湿邪,而致气血不畅,邪壅经络;或邪毒内陷,风毒窜络,闭扰脑神,燔灼肝经;或热邪内盛,灼伤津液,或风阳上扰,而致抽搐动风,多属实证。阴虚血少,筋脉失养,或脏腑虚衰,肝肾阴虚,而致虚风内动,多属虚证。抽搐 - 诊断 当横纹肌出现不随意的收缩蛙即可诊为抽搐。但要区分那种类型则需根据具体的临床表现加以判断。手足蠕动、颤抖系以肢端为明显,不同于抽搐。 除详细病史、症状及体格检查外,血、小便、大便常规检查多属必要。其他实验室检查根据病情有选择性进行,如脑脊液、血糖、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检验,以及X线、B型超声波、心电图、CT等检查,以协助诊断的确立。 抽搐 - 疾病辨析: 横纹肌 癫痫大发作。
癔病性抽搐。
精神性震颤。
肌病性肌萎缩。
中医结合伴随症进行诊断思考,如:
起病突然,伴高热者,应考虑春温[瘟]、暑温[瘟]、疫毒痢等。
伴头痛、呕吐等、除应考虑春温[瘟]、暑温[瘟]、疫毒痢等病外,尚应考虑脑痨、脑部寄生虫病等。
肝热病、肝瘟患者出现深度黄疸和脑神症状并抽搐者,多为肝厥。
小儿高热、抽搐,为急惊风;小儿体弱、久病而抽搐,为慢惊风。 结合病史进行诊断思考,如:
慢性或急性肾病患者症见抽搐,应考虑肾厥。
消渴患者症见抽搐,应考虑消渴厥。
风眩患者症见抽搐,应考虑出血中风、厥[真]头痛。
即往有类似病史,发作时神志不清,口吐白沫,移时自行停止者,多为痫病。
暑季于高温环境下发病,多属暑风[痉]。
因情志刺激等所致者,常见于气[郁]厥。
有外伤或被狂犬咬伤等病史者,应考虑破伤风、狂犬病等。
妇妇妊娠末期出现抽搐,称为子痫;新产后出现抽搐,称为产后痉病。 抽搐 - 中医治疗抽搐的治疗药物:羌活 邪壅经络
证候:发热恶寒,头痛,项背强直甚或口噤不得语,四肢搐搦,或筋脉拘急,胸脘痞闷,渴不欲饮,苔白腻,脉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和营燥湿。
主方:羌活胜湿汤
用法: 内服。
加减:小儿用量减半。 风痰闭神证
证候:突然昏仆,肢体抽搐或瘫痪,喉中痰鸣,口吐涎沫,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搜风祛痰开窍。
主方:涤痰汤
用法:,配服苏合香丸。
加减:一般宜去人参;痰黄、苔黄腻,去生姜、大枣,加竹沥、黄芩、黄连。 热郁阳明
证候:壮热胸闷,口噤[齿介] 齿,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口渴喜冷饮,躁扰神昏,腹胀便秘,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泄热存阴。
主方:增液承气汤
用法: 内服。
加减:如热盛伤津,无腑实之证,可加白虎、人参汤以清热生津。 热盛动风证
证候:壮热汗出口渴,躁扰不宁,甚则神昏,四肢抽搐,颈项强直,两目上视,面赤,舌质红绛,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开窍熄风。
主方:羚角钩藤汤
用法:配服紫雪丹。
加减:常加地龙、全蝎;壮热口渴,加石膏、知母;便秘腹胀,加大黄、芒硝、枳实;斑疹、舌绛,加丹皮、紫草。 热动营血
证候:身热夜甚,神昏,口噤抽搐,项背强直,角弓反张,或身见斑疹,舌红绎,苔黄燥,脉弦数或细数。
治法:平肝熄风,清热止痉。
主方:羚羊钩藤汤
用法:内服。
加减:伴昏迷者,可加服安宫牛黄丸。 肝阳化风证
证候:头痛眩晕,项强不舒,肢体麻木,震颤或抽搐,急躁易怒,或见昏迷,口苦,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细。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解痉。
主方:镇肝熄风汤
用法:内服。
加减:烦躁、目赤、口苦,加胆草、丹皮;便秘,加大黄、芒硝、芦荟。 抽搐的治疗药品:鸡血藤 阴虚动风证
证候:头痛眩晕,腰酸耳鸣,心烦失眠,肢体麻木、震颤甚或抽搐,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数。
治法:滋阴熄风。
主方:三甲复脉汤
用法:内服。
加减:断烦失眠,加栀子、夜交藤;兼血虚,加首乌、鸡血藤。 风毒入络证
证候: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舌强口噤,或肌肉震颤,或苦笑面容,或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头痛眩晕,舌红,苔腻,脉弦。
治法:祛风止痉。
主方:玉真散,或五虎追风散
用法:内服。
加减:发热,加黄芩、黄连、银花、连翘;抽搐频作,加地龙、红蓖麻根;痰涎壅盛,加竹沥 火毒入络症
证候:四肢抽搐无力,肌肉[shun]动,肢体发麻,食少,腹胀,便溏,神疲乏力,肢凉,眩晕,体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缓弱。
治法:温阳补气熄风。
主方:可保立苏散
用法:内服。
加减:纳呆、腹胀,加砂仁、鸡内金、陈皮;肢冷、便溏,加桂枝、干姜、炮附子。 抽搐 - 常用药品牛黄丸 绝对安静环境,卧床休息,禁食。
常用中成药: 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清气解毒注射液、复方鱼腥草注射液等,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紫雪丹、牛黄凉风片[牛黄抱龙丸]、琥珀惊风片[琥珀抱龙丸]、牛黄镇惊丸、止痉散、猴枣散、瓜霜退热灵、安脑丸等,口服。 针炙疗法:
体针治疗:人中、素髎、百会等为首选穴,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穴位注射疗法:地龙注射液,大椎、合谷、曲池穴位注射,每穴0.5-1.0mL。
耳针疗法:取神门、皮质下,用强刺激。
灯火蘸疗法:用灯草蘸清油点燃,以明火对准印堂、人中、颊车、角孙、神阙、大椎等穴,一触及起可听到“啪”声,止痉速效。 常用止痉中药:羚羊角(山羊角)、全蝎、钩藤、地龙、蜈蚣、白僵蚕、乌梢蛇、白附子、南星、蝉蜕等,可在辨病、辩证基本上选用。 抽搐 - 预防鱼肝油 1.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来预防。例如癫痫病人需按医嘱服药,如果突然停药,即使是1天~2天,都会导致癫痫抽筋的发作。又如小儿高热易抽筋,及时退热可预防抽筋;破伤风病可引起抽筋,所以要打破伤风疫苗预防破伤风病;狂犬病会引起抽筋,预防狗咬伤很重要,万一被狗咬伤,要立即到医院诊治;对患狂犬病的家畜应立即杀;缺钙会引起抽筋,所以小孩要补足钙(多吃含钙食物,必要时服葡萄糖酸钙、钙片等),同时要多晒太阳,服食鱼肝油等。 2.预防腓肠肌抽筋,要在剧烈运动前或游泳前做足准备运动、热身运动。为防止晚上睡觉时该处抽筋,白天勿过度疲劳,晚上勿使腿部受凉。抽搐 - 救护抽搐救护 一旦发生全身性突然抽筋,应镇静止痉,同时马上找医生。一般抽筋不会立即危害生命,所以不必过分惊慌。(一)医生到来前采取的应急方法:
1.立即将小儿平放于床上,头偏向一侧并略向后仰,颈部稍抬高,将患者领带、皮带、腰带等松解,注意不要比患者跌落地上。
2.迅速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与呕吐物,以保证呼吸道通畅与防止舌根后倒,为防止牙齿咬伤舌,应以纱布或布条包绕的压舌板或筷子放于上下牙齿之间。并以手指掐压人中穴位及合谷穴位,以上要求必须在几秒钟内迅速完成。
3.防止患者在剧烈抽撞时与周围硬物碰撞致伤,但绝不可用强力把抽搐的肢体压住,以免引起骨折。
4.腓肠肌抽筋的处理:
(1)急剧运动时腓肠肌突然觉得疼痛、抽筋时,要马上捉紧拇趾,慢慢地伸直腿部,待疼痛消失时进行按摩。
(2)游泳时抽筋的处理:手指、手掌抽筋: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又迅速握拳,如此反复进行,并用力向手背侧摆动手掌。上臂抽筋:将手握成拳头并尽量屈肘,然后再用力伸开,如此反复进行。小腿或脚趾抽筋:用抽筋小腿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小腿的膝盖上,帮助小腿伸直。大腿抽筋:弯曲抽筋的大腿,与身体成直角,并弯屈膝关节,然后用两手抱着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并做震荡动作,随即向前伸直,如此反复进行。
(3)如果半夜出现腓肠肌抽筋时,可以利用墙壁压挡脚趾,将腿部用力伸直,直到疼痛、抽筋缓解,然后进行按摩。 (二)医生的紧急救护措施:
1、立即用以下任一种药止惊:静脉注射安定,或肌注苯巴比妥钠,或以10%水合氯醛加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或以5%副醛肌注。如以上药无效时可选用阿米妥钠。
2、必须针对病因治疗,感染性惊厥应给抗生素治疗。
3、伴有高热者应配合降温处理。
4、给氧吸入。注意:新生儿惊厥应针对病因止惊,原因一时难以查清时首先试用25%~50%葡萄糖20~30ml静脉注射(因新生儿低血糖多见),如15分钟不见效果则采用10%葡萄糖酸钙5ml加10%葡萄糖2ml缓慢静脉注射(因新生儿易发生低钙血症),如仍无效,可静脉注射维生素B6。
药品,逍遥丸的实用
说起常用的中成药,诸如逍遥丸、健脾丸、知柏地黄丸等均是大家耳熟能详,甚至家中常备的“健康小卫士”,大家对其传统药效也都非常清楚,可以说是应用自如。
但是随着临床用药经验的积累和现代研究的深入,这些经典的“老药”焕发出新的风采!事实证明,在传统应用之外,这些中成药还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神奇作用!一起去看吧……
逍遥丸
逍遥丸过去常用于治疗肝郁血虚、肝脾不和所致的口燥咽干、神疲乏力、食欲减退、两胁胀痛等症。近年来经科研和临床试用发现本品还有很多新用途。
治高脂血症
本品有良好的降低血脂功效,且疗程短、见效快,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停药后血脂也不会反弹。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6克,15天为1疗程。
治慢性肝炎
本品具有使肝细胞糖原蓄积正常,又能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有抑制脂肪肝的发生和纤维增生作用;抗肝细胞坏的作用显著,是治疗慢性肝炎的好药。
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本品可促进消化夜分泌,增进食欲;有镇痛、解除痉挛功能;有疏肝解郁、缓急止痛作用,因此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疗效。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9克,30天为1疗程,服至痊愈。
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怀山药、知母、丹皮、茯苓、泽泻、黄柏8味中药组成,具有滋阴降火等功效。过去常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劳热、遗精、盗汗、咽喉肿痛等病症。近年来经科研及临床试用观察,发现本品还有很多新用途。
治单发良性甲状腺结节
有人用本品观察治疗单发良性甲状腺结节46例,总有效率为91.3%。方法是口服本品,每次9克,每日3次,或其浓缩丸,每次8粒,每日3次,90天为1疗程。
治遗精
有人用本品治疗遗精者45例,总有效率为93.3%。方法是口服本品,每次9克,早、晚各1次,20天为1疗程。同时,也有人用本品治疗男性不育症和不等病症,疗效均很好。
治糖尿病
有人用本品治疗阴虚火旺型糖尿病人36例,总有效率为94.4%。方法是每次口服9克,每日早、晚各1次,或其浓缩丸每次8粒,每日早、晚各1次,用温开水送服,每次8粒,每日早、晚各1次,用温开水送服,30天为l疗程。
此外。还有人用本品治疗老年干燥症、肾病综合征、急性尿路感染、顽固性盗汗等,均收到满意疗效。
健脾丸
健脾丸(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常用中成药。过去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所致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病症。近年来经科研及临床试用表明,本品还有很多新用途。
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有人利用本方有兴奋中枢、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的作用,以及抗溃疡的作用,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收到了很好的疗效。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9克(1丸),温开水送服,半个月为l疗程。
治慢性细菌性痢疾
有人利用本方对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治疗慢性菌痢26例。经治疗3~5天全部治愈,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等症状全部消失。方法是每日早、中、晚各1次,每次9克(1丸),温开水送服,1周为1疗程。
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有人利用本品有增强和调理胃肠机能、健脾助消化、止泻、消痞止痛等功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多例,总有效率在90%以上。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1丸(9克),温开水送服,1个月为1疗程。
此外,还有人用本品治疗胃下垂、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症,均收到了满意疗效。
云南白药
它以云南特产三七为主要成分,对于止血愈伤、活血散瘀、消炎去肿、排脓驱毒等具有独特疗效,特别对内脏出血更有其神奇功效。因此成为主治各种跌打损伤、红肿疮毒的特效药。近年临床发现,云南白药还有其他妙用。
治冻疮
用法:将云南白药粉用75%乙醇调成糊状敷于患部。若已破溃,则将药粉撒在溃破处,以溃疡面全部盖上药粉为度,再用消毒纱布包扎,面积较大的多撒些药末,以免结痴粘连纱布。治疗期间宜保暖。一般用药2~3次愈合。
治宫颈炎
用法:取云南白药粉、氯霉素等量加凡士林调成膏,局部外敷用药,每天治疗1次。
治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在内科为常见病,患病率较高,现用云南白药治疗效果较好。
用法:成人每次口服0.2克,1日6次。必须连续服用,即使疼痛消失,仍要坚持用药,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治带状疱疹
该病病情反复,疼痛剧烈,病人甚觉痛苦。
用法:云南白药调成糊状,涂敷患处,每日3~5次,同时口服白药0.3克,每日4次,连用1~3天开始结痴,疼痛减轻,一般3~8天即可痊愈。
归脾丸
归脾丸是常用中成药。它由党参、白术、黄芪、龙眼肉、酸枣仁、木香、当归、远志、甘草、茯苓、大枣、生姜共12味中药组成。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的功效。适用于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健忘失眠、心悸及各种出血等症。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本药还有不少较好的新用途。
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有临床报导,本方用于治疗气血两虚型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获得显著效果。
用法:每日3次,每次9克,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或好转。
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及阵发性心动过速
用法:每日3次,每次9克,1周为1个疗程,一般两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多位患者服药10~15天后,诸症显著减轻,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双向调节效应。
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用归脾丸治疗气血两虚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25例,其中,治愈者20例(症状全部消失),占80%,好转者5例(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或部分消失),占20%。服药时间最少者12天,最多者31天,平均18.5天。
用法:每日服归脾丸3次,每次9克,半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
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丸是一种常用中成药,具有活血化淤、缓消包块的功效,适用于妇女少腹宿有包块,按之腹痛挛急,或妇女月经困难、经停腹痛、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者。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本方还有不少较好的新用途:
治疗血栓性静脉炎
中医认为,本病为气血凝滞,络脉闭阻所致。遵古训“脉道以通,气血乃行”之宗旨,故用活血化淤、缓消包块的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疗效显着。
用法:每次3粒,日服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治疗痛经
采用桂枝茯苓丸治疗痛经患者46例,总有效率为97.8%。治愈的45例经随访1~2年,均未见复发。
用法:桂枝茯苓丸,每次6粒,日服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经前5天开始服药至经净为1个疗程。临床观察46例中,用药2个疗程治愈者20例,3个疗程治愈者18例,4个疗程治愈者7例。无效者1例。
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出现眩晕耳鸣、烘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月经紊乱等症状。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59例,效果颇佳。
用法:桂枝茯苓胶囊,每次3粒,早、中、晚各服1次,饭后温开水送服,至症状消失时停药。
怎样使用常见的中成药
(非中医从业人员,请咨询中医师,辨证用药)
第一节 亚健康
痰湿内生:香砂六君子丸
心脾两虚:归脾丸
肝郁气滞:逍遥丸
肝肾阴虚:滋补肝肾丸、六味地黄丸
气虚:永盛合阿胶
阴虚:六味地黄丸
阳虚:参茸三鞭丸 强阳保肾丸
第二节 上火
胃火:大山楂颗粒 宽中顺气丸 清胃黄连丸 快胃舒肝丸
肝火:泻青丸
乳房肿块:乳核内消液
肺火:清热地黄丸、清肺抑火丸
第三节 肩周炎
散寒活络丸
第四节 腰背痛
散寒活络丸
第五节 中风以及后遗症
中经络:再造丸、散风活络丸
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
中脏腑阳闭: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中脏腑阴闭:苏合香丸
中风后遗症:化瘀丸
第六节 眩晕
肝阳上亢:泻肝安神丸
肾经亏损:参茸三鞭丸、六味地黄丸
气血两亏: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内补养荣丸、参桂鹿茸丸
痰湿中阻:二陈丸
第七节 便秘
燥热内结:搜风顺气丸、通幽润燥丸
气机郁滞:宽中顺气丸、宽胸舒气化滞丸
虚秘:阿胶、蜂蜜
气虚不运:麻仁润肠丸
阴寒凝滞:半流丸
第八节 泄泻
寒湿湿热:四正丸
伤食症:大山楂颗粒、槟榔四消丸、加味保和丸
肝气乘脾:快胃舒肝丸、舒郁九宝丸、调味舒肝丸
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
肾阳虚衰:肉蔻四神丸、四神丸
第九节 食道疾病
痰气交阻:二陈丸
瘀血内结:九气拈痛丸
津亏热结:搜风顺气丸
气虚阳亏:蔘桂理中丸、金匮肾气丸
第十节 腹痛
虚寒证:蔘桂理中丸 补益资生丸
气滞症:舒郁九宝丸
血瘀证:九气拈痛丸
食积症:大山楂颗粒、加味保和丸
第十一节 胃痛
气滞胃痛:快胃舒肝丸 良附丸
血瘀胃痛:九气拈痛丸
食滞胃痛:加味保和丸、大山楂颗粒
虚寒胃痛:蔘桂理中丸、补益资生丸
阴虚胃痛:补益蒺藜丸
胃脘灼热疼痛:搜风顺气丸
第十二节 呕吐
外邪犯胃:藿香正气水
饮食停滞:大山楂、加味保和丸
痰饮内阻:二陈丸
肝气犯胃:快胃舒肝丸
胃阴不足:补益蒺藜丸、
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
第十三节 月经不调
肝气郁滞:坤顺丸
血虚证:宁坤养血丸
气不摄血: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
血热内扰:清热凉血口服液
第十四节 心肌炎
营心丹
第十五节 痛经
气滞血瘀:调经益灵胶囊
阳虚内寒:蔘桂理中丸
气血虚弱: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
肝肾虚损:坤顺丸、六味地黄丸
第十六节 咳嗽
风寒袭肺:参苏丸、参苏宣肺丸
风热犯肺:止咳枇杷露、安嗽化痰丸
燥热伤肺:秋梨润肺膏、清热地黄丸
痰湿蕴肺:二陈丸
痰热壅肺:清金止嗽西瓜膏
肺气虚损:清肺止嗽丸
肺阴亏耗:定喘止嗽丸
第十七节 乳腺增生
乳核内消液
第十八节 急性乳腺炎
活血解毒丸
第十九节 用眼过度
杞菊地黄丸
第二十节 肾结石
石淋通颗粒
第二十一节 心绞痛
心可宁胶囊
冠心安口服液
通脉口服液
第二十二节 失眠
肝郁化火:泻肝安神丸
痰热内扰:牛黄清心丸
心脾两虚:养血安神丸
阴虚火旺:养心安神丸
心肾不交:孔圣枕中丸
第二十三节 心悸
心血不足证:安神补心丸
阴虚火旺证:养血安神丸
心阳不足:营心丹
心血瘀阻证:心可宁胶囊、冠心安口服液
第二十四节 高血压
痰瘀互结,风痰上扰,瘀血阻络:愈风宁心片
阴虚阳亢、肝阳亢盛、肾阴亏虚:久强脑立清、牛黄降压丸、杞菊地黄丸
肾阳亏虚:参茸三鞭丸、强阳保肾丸、金匮肾气丸
气血两虚: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
第二十五节 骨折
接骨:回生第一丹
活血化瘀消肿:跌打丸
第二十六节 痔疮
地榆槐角丸 如意黄金散
第二十七节 儿童感冒
风寒:儿感清口服液
风热:小儿清解颗粒
第二十八节 成人感冒
风热:清热感冒冲剂 灵翘解毒颗粒安嗽化痰丸
风寒:参苏宣肺丸 参苏丸
第二十九节 哮喘病
寒症哮喘:气管炎丸
热证哮喘:定喘止嗽丸
长久哮喘:老年咳喘胶囊
第三十节 小儿发热
风寒:儿感清口服液
风热:小儿清解颗粒
里热证:小儿清热宁颗粒
第三十一节 肺痨病
利肺片
第三十二节 中暑
中暑的紧急救治: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
暑厥:苏合香丸
暑湿遏表:藿香正气水、四正丸、仁丹
暑热蒙心:牛黄清心丸、至宝丹、紫雪丹
气阴两竭:生脉饮
第三十三节 更年期
百合更年安颗粒
第三十四节 银屑病
克银丸
第三十五节 红眼病
黄连上清片 明目蒺藜丸
第三十六节 糖尿病
止渴降糖胶囊
第三十七节 不孕症
调经促孕丸 五子衍宗丸
第三十八节 闭经
调经益灵颗粒 复方益母草膏
第三十九节 白带病
脾肾两虚:千金止带丸
湿热:二妙丸
肝火旺盛型:泻青丸、龙胆泻肝丸
第四十节 毛囊炎
解毒凉血合剂 如意金黄散
第四十一节 中医美容之道
养血:阿胶
通便:通幽润燥丸
第四十二节 中药祛痘
解毒凉血合剂 清热解毒口服液
第四十三节 慢性咽炎
利咽灵片
第四十四节 脂肪肝
肝胃不和:快胃舒肝丸、调味舒肝丸、舒肝和胃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脾虚湿盛:参芩白术丸、六君子丸、平胃丸
无明显症状,但是CT检查有脂肪肝:同仁清脂茶
第四十五节 风湿
风湿关节酒
第四十六节 小儿疳积
肥儿丸 烂积丸
第四十七节 扁平疣
肝郁血瘀:丹栀逍遥丸、理气化瘀口服液
气虚:参芩白术丸、清血内消丸
肺为蕴热:解毒凉血合剂、栀子金花丸
血虚肝旺:龙胆泻肝丸、血府逐瘀汤
第四十八节 中医祛斑
气滞血瘀型:理气化瘀口服液
肝郁内热型:理气化瘀口服液加龙胆泻肝丸
脾虚湿热型:理气化瘀口服液、参芩白术丸
肝肾不足: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丸
外用:养荣祛斑膏、珍珠末面膜
第四十九节 痢疾
加味香连丸、泻痢固肠丸
第五十节 癫痫
医痫丸
第五十一节 前列腺炎
肾虚精亏:知柏地黄丸
气滞血瘀:前列舒乐胶囊
虚中夹实:癃闭舒
嗜食烟酒辛辣:龙胆泻肝丸
第五十二节 骨质疏松症
肝肾阴虚:六味地黄丸、百合更年安颗粒
脾气虚:参芩白术丸、补中益气丸
肾阳虚:参茸三鞭丸 强阳保肾丸
第五十三节 虚寒证
气虚血亏:人参养荣丸、补中益气丸、永盛合阿胶、参桂鹿茸丸
营卫不和:虚汗停颗粒
虚火内炽:二至丸、知柏地黄丸
邪热郁蒸:龙胆泻肝丸、四妙丸
第五十四节 溃疡性结肠炎
湿热困脾:香砂六君子丸
脾胃虚弱:补益资生丸、平胃丸、蔘桂理中丸
脾肾阳虚:四神丸、十全大补丸
肝胃不和:快胃舒肝丸
寒热错杂:泻痢固肠丸
血瘀肠络:九气拈痛丸
第五十五节 尿路感染
膀胱湿热:分清五淋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第五十六节 高血脂
脾虚湿盛:参芩白术丸
气血不足:参桂鹿茸丸、永盛合阿胶
痰湿中阻:二陈丸 同仁清脂茶
第五十七节 扁桃体发炎
风热外侵:喉症丸
胃火炽盛:清胃黄连丸、喉症丸
肺肾阴虚:喉症丸知柏地黄丸
脾气虚弱:参芩白术丸、喉症丸
第五十八节 男性不育
肾精亏虚:六味地黄丸、五子衍宗丸
肝气郁结:舒肝丸、逍遥丸
命门火衰:强阳保肾丸、参茸三鞭丸
肾阴亏虚:六味地黄丸、加味地黄丸
气滞血瘀:乌金丸
痰湿内盛:香砂六君丸
第五十九节 湿疹
热重于湿:龙胆泻肝丸
湿重于热:参苓白术丸
血燥:皮肤病血毒丸
第六十节 心脏病
心血不足:安神补心丸
心气不足:营心丹
滋阴补气:强心丹
第六十一节 黑眼圈
女性肾经虚寒:永盛合阿胶、加味青娥丸
男性肾经虚寒:强阳保肾丸
第六十二节 老年痴呆
肝阳上亢:杞菊地黄丸
肾精亏虚:参茸三鞭丸
痰湿蒙闭:苏合香丸
第六十三节 过敏
健脾补气:归脾丸、参苓白术丸
补肾固肾:参茸三鞭丸
调和营卫:防风通圣丸
脾肾同补:补益蒺藜丸
第六十四节 白内障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脾肾阳虚:四神丸
气血两虚:永盛合阿胶、参桂鹿茸丸
脾虚湿热:参苓白术丸、木香顺气丸
第六十五节 老年耳聋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
心脾两虚:参苓白术丸、归脾丸、补中益气丸
气血亏虚: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
痰浊中阻:同仁清脂茶、二陈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第六十六节 女性排卵障碍
闭经症:调经促孕丸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肾阳虚者:内补养荣丸、安坤赞育丸
阳虚体胖者:金匮肾气丸
第六十七节 肿瘤
抑制癌细胞扩散,癌症辅助治疗:西黄丸
健康术语-气血失衡
气血失衡指气、血的生成、功能、运行异常及气血关系异常,它包括了三个方面,即气的失常,血的失常,气血关系失常,属中医病机范畴。
1、气的失常
气的失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形成气虚的病理状态。二是气的某些功能减退及气的运动失常,出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气脱等气机失调的病理变化。
2、血的失常
血的失常,一是因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耗损太过,致血的濡养功能减弱而引起的血虚;二是血液运行失常而出现的血瘀、出血等病理变化。
3、气血关系失常
气和血之间具有相互资生、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气对于血,具有推动、温煦、化生和统摄的作用;血对于气,则具有濡养和运载等作用。故气的虚衰和升降出入异常,必然影响及血。如气虚则血无以生化,血液因之虚少;气虚则推动、温煦血液的功能减弱,血液因之运行不畅而滞涩;气虚统摄血液的功能减弱,则血液因之外逸而出血;气机郁滞,则血可因之而瘀阻;气机逆乱,则血可随气上逆或下陷,出现上为吐血、衄血,乃至厥仆,下为便血、崩漏等症。
同样,血的虚衰和血行失常时,也必然影响及气。如血虚则气无所养而衰少;血脱,则气无所依而随血脱逸;血瘀则气亦随之而郁滞。
故临床气血关系的失调,主要有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以及气血两虚等几方面。
(一)气的失常
1、气虚
气虚,指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形成气虚的原因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的功能失调而致气的生成不足。也可因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使气过多消耗而致。
气虚常见精神萎顿、倦怠乏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面色?白、舌淡、脉虚等症状。偏于元气虚者,可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等症;偏于宗气虚者,可见动则心悸、呼吸气短等症。
营卫气虚和脏腑、经络气虚的病机,则各有特点,临床表现亦各有不同。
根据气分阴阳的理论,气虚可表现为偏于阴气虚或偏于阳气虚的不同。阴气虚则凉润作用减退而见热象,所谓“阴虚则热”;阳气虚则温煦作用不足而见寒象,所谓“阳虚则寒”。若热象与寒象皆不明显,则为气虚的表现。不管阴气虚还是阳气虚,都可兼见倦怠乏力等气虚的表现。
由于元气主要由先天之精所化,是人身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故元气亏虚可引起全身性气虚,而无论何种气虚亦终将导致元气亏损,特别在小儿和老人表现得最为明显。
2、气机失调
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病理变化。
升降出入,是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节着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和精气血津液的贮藏、运行、输布和代谢,维系着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协调。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则能影响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等各种功能的协调平衡,病变涉及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各个方面。一般地说,气机失调可概括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几种情况。
(1)气滞:气滞,是指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气滞,主要由于情志抑郁,或痰、湿、食积、热郁、瘀血等的阻滞,影响到气的流通;或因脏腑功能失调,如肝气失于疏泄、大肠失于传导等,皆可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郁滞,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气滞一般属于邪实为患,但亦有因气虚推动无力而滞者。
气滞的病理表现有多个方面:气滞于某一经络或局部,可出现相应部位的胀满、疼痛。气滞则血行不利,津液输布不畅,故气滞甚者可引起血瘀、津停,形成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由于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调整全身气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脏腑气滞以肺、肝、脾胃为多见。肺气壅塞,见胸闷、咳喘;肝郁气滞,见情志不畅、胁肋或少腹胀痛;脾胃气滞,见脘腹胀痛,休作有时,大便秘结等。气滞的表现虽然各不一样,但共同的特点不外闷、胀、疼痛。因气虚而滞者,一般在闷、胀、痛方面不如实证明显,并兼见相应的气虚征象。
(2)气逆:气逆,指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以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逆,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不当,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浊壅阻所致,亦有因虚而气机上逆者。
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在肺,则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上气。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在肝,则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易怒等症。由于肝为刚脏,主动主升,而又为藏血之脏,因此在肝气上逆时,甚则可导致血随气逆,或为咯血、吐血,乃至壅遏清窍而致昏厥。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一般地说,气逆于上,以实为主,但也有因虚而气逆者。如肺虚而失肃降或肾不纳气,都可导致肺气上逆;胃虚失降也能导致胃气上逆。
(3)气陷:气陷,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陷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尤与脾气的关系最为密切。若素体虚弱,或病久耗伤,致脾气虚损,清阳不升,或中气下陷,从而形成气虚下陷的病变。气陷的病理变化,主要有“上气不足”与“中气下陷”两方面。
“上气不足”,主要指上部之气不足,头目失养的病变。一般由于脾气虚损,升清之力不足,无力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头目,致头目失养,可见头晕、目眩、耳鸣等症。正如《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中气下陷”,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趋下,内脏位置维系无力,而发生某些内脏的位置下移,形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变。由于气陷是在气虚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与脾气不升的关系最为密切,故常伴见面色无华,气短乏力,语声低微,脉弱无力,以及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等症。
(4)气闭:气闭,即气机闭阻,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闭,多由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浊等闭塞气机,使气不得外出而闭塞清窍所致。气闭的临床所见,有因触冒秽浊之气所致的闭厥,突然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剧痛所致的痛厥,痰闭气道之痰厥等等,其病机都属于气的外出突然严重受阻,而陷于清窍闭塞,神失所主的病理状态。气闭发生急骤,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为特点,多可自行缓解,亦有因闭不复而亡者。其临床表现,除昏厥外,随原因不同而伴相应症状。
(5)气脱:气脱,即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机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气脱多由于正不敌邪,或慢性疾病,正气长期消耗而衰竭,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而致气脱,从而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可见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等症状。
气脱与亡阳、亡阴在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多有相同之处,病机都属气的大量脱失,临床上都可见因气脱失而致虚衰不固及机能严重衰竭的表现,但亡阳是阳气突然大量脱失,当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寒象,而亡阴是阴气突然大量脱失,当出现大汗而皮肤尚温、烦躁、脉数疾等热性征象。若无明显寒象或热象,但见气虚不固及机能衰竭的上述表现,则称为气脱。因此,气脱若偏向阳气的暴脱,则为亡阳;若偏向阴气的大脱,则为亡阴。
(二)血的失常
1、血虚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失血过多,新血不能生成补充;或因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血液生化乏源;或因血液的化生功能障碍;或因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而致营血暗耗等,均可导致血虚。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主骨生髓,输精于肝,皆可化生血液,故血虚的成因与脾胃、肾的关系较为密切。
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依赖于血的濡养而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血虚就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的失荣失养,功能活动逐渐衰退等虚弱证候。血虚者气亦弱,故血虚除见失于滋荣的证候外,多伴气虚症状,常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无华、神疲乏力、头目眩晕、心悸不宁、脉细等临床表现。
心主血、肝藏血,血虚时心、肝两脏的症状比较多见。心血不足常见惊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脉细涩或歇止等心失血养的症状。肝血亏虚见两目干涩、视物昏花,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症。若肝血不足,导致冲任失调,又可出现妇女经少,月经愆期,闭经诸症。
2、血运失常
血液运行失常出现的病理变化,主要有血瘀和出血。
(1)血瘀: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血液停滞的病理状态。血瘀主要表现为血液运行郁滞不畅,或形成瘀积,可以为全身变,亦可瘀阻于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某一局部,从而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但无论病在何处,均易见疼痛,且痛有定处,甚则局部形成肿块,触之较硬,位置比较固定,如肿块生于腹内,称为“症积”。另外,唇舌紫暗以及舌有瘀点、瘀斑,皮肤赤丝红缕或青紫,肌肤甲错,面色黧黑等,也是血液瘀滞的征象。导致血瘀的病机,主要有气虚、气滞、痰浊、瘀血、血寒、血热等。
血寒,是指血脉受寒,血流滞缓,乃至停止不行的病理状态。多因外感寒邪,侵犯血分,形成血寒;亦可因阳气失于温煦所致。
血寒的临床表现,除见一般的阴寒证候外,常见血脉瘀阻而引起的疼痛,和手足、爪甲、皮肤及舌色青紫等表现。若寒凝心脉,心脉血气痹阻,可发生真心痛;寒凝肝脉,肝经血气瘀滞,可见胁下、少腹、冷痛,或妇女痛经、闭经等。寒阻肌肤血脉,则见冻伤等症。寒瘀互结酿毒于内,可生症积。总之,随寒邪阻滞血分的不同部位,而见不同的临床表现。
(2)出血:出血,是指血液逸出血脉的病理状态。逸出血脉的血液,称为离经之血。若此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蓄积于体内,则称为瘀血。瘀血停积体内,又可引起多种病理变化。若突然大量出血,可致气随血脱而引起全身功能衰竭。
导致出血的病机,主要有血热、气虚、外伤及瘀血内阻等。气虚不摄、瘀血内阻及外伤导致出血的机理,前面已有介绍,此处仅叙述血热。
血热,即热入血脉之中,使血行加速,脉络扩张,或迫血妄行而致出血的病理状态。血热多由于热入血分所致,如温邪、疠气入于血分,或其他外感病邪入里化热,伤及血分。另外,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内火炽盛郁于血分,或阴虚火旺,亦致血热。血热病变,除一般热盛的证候外,由于血行加速,脉络扩张,可见面红目赤,肤色发红,舌色红绛,经脉异常搏动等症状。血热炽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常可引起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尿血、皮肤癍疹、月经提前量多等。心主血脉而藏神,血热则心神不安,可见心烦,或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发狂等症。血热的临床表现,以既有热象,又有动血为其特征。
因为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热入血脉不仅可以耗伤营气、津液而致血虚,而且可由热灼津伤,使其失去润泽流动之性,变得浓稠,乃至干涸不能充盈脉道,血液运行不畅而为瘀。
(三)气血关系失常
(1)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是指因气的运行郁滞不畅,导致血液运行障碍,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
气滞血瘀多因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而致血瘀。肝主疏泄而藏血,肝气的疏泄作用在气机调畅中起着关键作用,因而气滞血瘀多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临床上多见胸胁胀满疼痛,瘕聚、症积等病证。肺主气,调节全身气机,辅心运血,若邪阻肺气,宣降失司,日久可致心、肺气滞血瘀,而见咳喘、心悸、胸痹、唇舌青紫等表现。
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必兼气滞。由于气滞和血瘀互为因果,多同时并存,常难以明确区分孰先孰后。如闪挫外伤等因素,就是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但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气滞血瘀,辨别气滞与血瘀的主次则是必要的。
(2)气虚血瘀:气虚血瘀,是指因气对血的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状态。
气虚血瘀,较多见于心气不足,运血无力而致的惊悸怔忡、喘促、水肿及气虚血滞的肢体瘫痪、痿废。另外,老年人多血瘀,且多气虚,故气虚血瘀病机在老年病中具有重要意义。气虚和气滞可与血瘀并存,三者相互影响。
(3)气不摄血:气不摄血是指由于气虚不足,统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逸出脉外,而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
由于脾主统血,所以气不摄血的病变,主要表现为中气不足,气不摄血的咯血、吐血、紫斑、便血、尿血、崩漏等症,同时兼见面色不华、疲乏倦怠、脉虚无力、舌淡等气虚的表现。因脾主四肢肌肉,脾气主升,所以脾不统血的病机,易见肌衄及便血、尿血、崩漏等病证。
气摄血的功能,虽以脾之统血功能为主,但亦与其他脏腑之气的盛衰有关。比如肺气、肝气、肾气以及胃气亏虚,也可减弱气之统摄功能而发生出血。
(4)气随血脱: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急剧散脱,从而形成气血并脱的危重病理状态。
各种大失血皆可导致气随血脱,较常见的有外伤失血,呕血和便血,或妇女崩中,产后大出血等因素。血为气之载体,血脱则气失去依附,故气亦随之散脱而亡失。症见精神萎靡、眩晕或晕厥、冷汗淋漓、四末不温,或有抽搐,或见口干,脉芤或微细。
气随血脱如能及时救治,则可转危为安,继而表现气血两虚的病理状态。如病情恶化,可出现亡阴亡阳,发展为阴阳离决而亡。
(5)气血两虚: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
气血两虚,多因久病消耗,气血两伤所致;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化障碍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气主呴之”,“血主濡之”。气血两虚,则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失之濡养,各种机能失之推动及调节,故可出现不荣或不用的病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体失养及感觉运动失常的病理征象,如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甚至感觉障碍、肢体痿废不用等。
(四)气失常的辨证论治
1、气陷证
主症:内脏下垂,如子宫脱垂、脱肛等,伴倦怠乏力,少气懒言。
副症:肌无力,睑废,囟陷,胃脘隐痛,重坠喜按;久泄久痢,其泻如注,完谷不化;腹部坠胀,气短不足以息,努力呼吸有似于喘;痈证漫肿无头,顶陷难收,溃脓质稀;崩中下血,长期不愈,血多质稀;胎动易滑,或习惯性流产;尿频色清,时有便意,头晕眼花,神疲嗜卧,不耐烦劳。
舌脉:舌淡苔白,脉弱。
治疗法则:益气升陷
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升陷汤、举元煎、提肛散。
2、气滞证
主症:胀闷疼痛。
副症:头胀痛,眩晕,面部时时发热,眉棱骨痛,精神抑郁,胃脘、腹部胀痛,常连两胁,按之痛减,嗳气频繁,或嘈杂吐酸,或疝瘕,或腹部胀满中空无物;或大便不爽欲便不得,或肠鸣腹泻,泄后痛缓,随后又作,恼怒加甚;胸中气滞,攻冲作痛,游走不定,呼吸牵掣作痛,俯仰转侧不利;或心前区憋闷、绞痛,重则牵及肩臂内侧,气窒呼吸不畅;腰痛胀满,连及腹胁,似有气走注,忽聚忽散,不能久立行远;或遍身疼痛,游走不定;妇女经前或经行时腹部胀甚于痛,或兼胸乳等处胀闷不舒,经行涩滞不畅,或经行后期;或者经闭。
舌脉:舌色正常或稍暗,苔白或黄,脉沉弦、涩、或结代。
治疗法则:行气疏滞。
代表方剂:香苏散、四磨汤、木香调气饮、乌药散、加味乌药散、逍遥散。
3、气逆证
主症:咳逆喘息,肺气上逆,呃逆,嗳气,恶心,呕吐,反胃,头痛,眩晕,昏厥(中风),呕血,奔豚。
副症: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久咳,烦闷欲绝;胸隔痰满,咽喉有声,如水鸡之鸣;肺胀,目如脱状,息奔上气,痞痰满膈中,气息奔急,喘息有声;冲冲而气急,喝喝而息数,张口抬肩,仰首挺胸,气满支心,心下闷乱,不欲闻人声,休作有时,乍瘥乍极,呼吸短气,手足厥逆,内烦结痛,温温欲吐;气撞心疼吐蛔;胸中痞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气痞不宣,烦满,懊 ,虚烦不得眠;胸胁满胀;急躁易怒,口苦吐酸,食能下咽,衄血,唾血。
舌脉:因其病因复杂,舌脉无明显特征。
治疗法则:肺气上逆宜肃肺止咳平喘;胃气上逆宜和降胃气;肝气上逆宜平肝降逆;肾气上逆宜平冲降逆。
代表方剂:肺气上逆宜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小陷胸汤、小青龙汤、苏子降气汤;胃气上逆宜旋复代赭汤、小半夏汤、橘皮竹茹汤;肝气上逆宜镇肝熄风汤、龙胆泻肝汤。肾气上逆宜奔豚汤。
4、气闭证
主症:神昏猝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高热昏迷,痉厥。
副症:猝然晕厥,四肢僵直而厥冷,两手握固,胸满气喘,呼吸气粗,面青;或者面赤,唇紫舌红;或喉间痰鸣,口吐涎沫;或饱食后,突然昏厥,口不能言,肢不能举,腹鼓而嗳气腐臭;或中暑昏厥,身热汗出,气喘不语,牙关微闭或口开;或者身热神昏,躁扰不宁,妄言妄见,烦渴面赤,扬手掷足,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昏迷烦躁,不知所苦间有神清之时,懒于动作,目喜闭或目开不欲见光,身热不扬,渴不欲饮;或气闭结胸,心下硬痛,手不可近;或气喘不得平卧,卒然声音嘶哑或失音,耳聋;或小便点滴而出或点滴不出;或大便不通,气闭关格。
舌脉:舌淡或红,苔白或黄或腻,脉伏、沉、弦、沉、滑、弦数、滑实、弦劲等。
治疗法则:启闭开窍
代表方剂:通关散、搐鼻散、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五苓散、大承气汤、大陷胸汤、神仙解语汤、羚角钩藤汤。
5、气脱证
主证:呼吸微弱而不规则,昏迷或昏仆,汗出不止,肢厥身凉,面色苍白,口开目合,手撒身软,二便失禁。
舌脉:脉微欲绝,舌质淡白,苔白润。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代表方剂:参附汤。
6、气虚证
主症: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甚。
副症:反复感冒,长期不愈;咳嗽声低,气短虚怯;喘促息微,气不得续;久病呃逆,短促声低,心悸神怯;泄泻日久,形体消瘦,纳食不佳,肢体困怠;年高便秘,便溏不燥;小便作淋,少腹气坠,里急后重,逼坠作痛;癃闭,遗尿;惊悸,怔忡,健忘,癫痫,痴呆,眩晕,头痛绵绵不已,时有间歇,喜按;虚劳,麻木;素常体弱,突然昏倒,重者可见口开目闭、手撒遗尿、肢体松弛、鼻鼾吐沫,或汗出喘促等。
舌脉:舌淡苔白,脉虚弱无力。
治疗法则:益气补虚。
代表方剂:四君子汤、人参益气汤、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参附汤。
(五)血失常的辩证论治
1、血虚证
主症:面色萎黄,或淡白无华。
副症:口唇、眼结膜、爪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月经延期或闭经。
舌脉: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或细涩。
治疗法则:补血为主。
代表方剂:四物汤、归脾汤、当归补血汤。
2、血脱证
主症:突然大量失血,或慢性失血久而不愈。
副症:面色苍白,夭然不泽,头晕眼花,心悸怔仲,气微而短,四肢清冷,甚则昏厥、不省人事。
舌脉:舌淡白,脉空虚或芤,或微细欲绝。
治疗法则:益气养血固脱。
代表方剂:独参汤、参附汤、人参养荣汤。
以止血者,必致败绝阳气,适足以速其尔。”
3、血瘀证
主症:疼痛,肿块,出血。
副症:其疼痛如针割,痛有定处,拒按,常在夜间加剧;其肿块在体表者,色呈青紫,在腹内者,坚硬按之不移;其出血或反复不止,色泽紫暗,夹有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口唇、爪甲紫暗,或皮下紫斑,或肌表丝状如缕,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青筋胀痛;妇女可见经闭或崩漏。
舌脉: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脉细涩。
治疗法则:活血化瘀。
代表方剂: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身痛逐瘀汤、通窍活血汤、复元活血汤、补阳还五汤。
4、血热证
主症:身热,心烦。
副症:口渴不喜饮,身热夜甚,甚则神昏,躁扰发狂,以及发斑吐衄,尿血便血,女子月经过多或崩漏,其出血具有势较急,量较多,色深红的特点。
舌脉:舌质红绛,脉细数。
治疗法则: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安神。
代表方剂:清营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
艰于流布,发热致疲,尤易易也。”
5、血寒证
主症:恶(畏)寒,怕冷,手足清冷。
副症:肢体麻木,皮肢不泽,喜暖,心腹胃脘冷痛,得热痛减,面色青黑或苍白,妇女可见月经愈期,痛经。
舌脉:舌淡暗,脉细缓或沉迟。
暗淡,脉细缓沉迟。
治疗法则:温阳散寒。
代表方剂:理中汤、阳和汤、参附汤。
(六)气血失调的辨证论治
1、气血两虚证
主症:面色?白或萎黄,心悸气短。
副症:头目眩晕,失眠健忘,多梦自汗,少气懒言,神疲乏力;或发色不泽,唇甲淡白;或食少纳呆,饮食无味,形体消瘦;或手足麻木,肌肤不仁。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缓而无力。
治疗法则:补气养血。
代表方剂:归脾汤、八珍汤。
2、气滞血瘀
主症:刺痛拒按,痛处不移,面色晦暗或黧黑。
副症: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性情急躁或抑郁;或谵语,或发狂;或胁下痞块,坚硬不移;或口唇爪甲青紫,肌肤甲错;或口渴但欲嗽水不欲咽;或皮肤紫斑,或肌表有丝状血缕,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青筋胀痛;或大便色黑如柏油;或痛经,闭经、恶露不尽,血色紫暗夹有血块。
舌脉: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沉涩,或结代。
治疗法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代表方剂:血府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复元活血汤、少腹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等。
3、气不摄血
主证:吐血,便血,皮下瘀斑,崩漏,气短,倦怠乏力,面色白而无华。
舌脉:舌淡,脉细弱等。
治疗原则:补气摄血。
代表方剂:归脾汤加减等。
4、气虚血瘀
主证:神疲乏力,气短,动则益甚,颜面微浮,或半身不遂,大便稀溏或便秘不畅,小便清。
舌脉:舌质黯,苔白。
治法:补气活血
代表方剂:补阳还五汤等。
5、气随血脱
主证: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无华,精神萎靡、眩晕或晕厥、冷汗淋漓、四末不温,或有抽搐,或见口干。
舌脉:舌淡,脉芤或微细。
治法:益气固脱。
代表方剂:独参汤等。
1、宋一伦,杨学智.基础理论与疾病: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
2、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3、程绍恩,夏洪生.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4、吴承玉.中医诊断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