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干燥综合征,“欲哭无泪”?中医辨证助你益气养阴,润燥生津

桃红四物汤治疗癫痫-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各种瘀血

“黄医生,我好像得了一种怪病,最近我不管喝多少水还是很渴,太干太硬的食物吃不下,眼睛也很干涩,我这是咋了?”

这不是怪病,而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这个病容易被人们误解成上火、吃坏肚子等,因此没有前往风湿免疫科就诊,导致病情不能缓解甚至进一步发展。那么,干燥综合征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部分患者仅有口、眼干的局部症状,而部分患者则以重要脏器损害为首发症状:

一、局部表现

1.口干: 频繁饮水,进干性食物时常需水送服,严重者可出现进食困难、牙齿片状脱落及多发龋齿、腮腺炎、舌头疼痛,舌面干裂,舌乳头萎缩。

2.眼干: 眼部干涩、磨砂感、少泪,甚至哭时无泪,眼睑肿胀,严重者出现角膜溃疡,甚至角膜穿孔、失明。

3.其他: 皮肤干燥、瘙痒、表皮脱落,鼻腔干燥、出血、结痂,咽干等。

二、系统表现

1.皮肤: 皮肤干燥、下肢紫癜样皮疹、荨麻疹样皮疹、结节红斑等。

2.关节肌肉: 慢性、复发性关节痛。

3.呼吸系统: 慢性干咳,部分出现肺间质性肺炎、肺动脉高压等。

4.消化系统: 萎缩性胃炎、胃酸减少、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升高、黄疸。

5.肾脏: 肾小管性酸中毒、肾性尿崩、肾钙化、肾结石等。

6.神经系统: 癫痫、偏瘫、偏盲、脊髓炎、脑神经炎等。

7.血液系统: 淋巴瘤、骨髓瘤。

干燥综合征的症状这么多,典型症状又是眼干, 怎么知道自己是干眼症还是干燥综合征呢?

? 干眼症即角结膜干燥症, 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如长时间对着电脑屏幕工作,或长途 汽车 驾驶,眨眼次数减少,故而引起泪液减少;大风天气、干燥的环境导致泪液蒸发过多等。表现为眼部疲劳、干涩感、有异物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烧灼感、酸胀感,眼睛发红、疼痛、畏光等症状,经过休息或短暂应用人工泪液就能恢复正常。

?干燥综合征的眼干症状是由于免疫性炎症破坏了泪腺,泪液分泌减少而造成的 。其症状表现为眼部干涩、有磨砂感、少泪,甚至哭时无泪,眼睑肿胀,甚至角膜穿孔、失明。治疗因轻中重度而有所不同,中度选用激素点眼加用滴眼液缓解角膜炎症状,重度可能考虑行手术治疗,修复眼表眼表眼表环境。

干燥综合征属于中医学 “燥证” 范畴,若伴关节疼痛者可称之为 “燥痹" 。现代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有三:一是因 先天精血不足 脏腑阴液亏虚 ,不能濡润脏腑、四肢百骸;二是 因情志失调,肝郁化火 ,火热伤津成燥;三是因 反复感受燥邪 ,或过多服用燥热之物, 燥邪日盛蕴久成毒 ,燥伤津液。

治疗多以益气养阴,润燥生津为大法,配合清热、活血、化瘀等方法 。目前关于干燥综合征的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可以大致分为 阴虚内热证、气阴两虚证、气虚失运证、气滞血瘀证 等。

1.阴虚内热证: 治以滋阴清热,可用养阴清肺汤、玉液汤、二至丸等。

2.气阴两虚证: 治以益气养阴,生津润燥,可用生脉散、沙参麦冬汤、乌梅丸等。

3.气虚失运证: 治以益气升阳、滋阴润燥,可用补中益气汤合肾气丸。

4.气滞血瘀证: 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消燥,可用桃红四物汤等。

除了中药内服治疗之外,中医还应用 针刺、艾灸、中药熏洗 等治疗本病,并有特色外治法如 眼部熏洗和中药汤漱口 。眼部熏洗可以使用谷精草、菊花、石斛、玄参、金银花等煮沸后将蒸汽直接熏蒸患处,也可以用纱布浸蘸药汁,放在患处热敷。漱口可以使用麦冬、公英、薄荷、甘草等水煎后去渣,每日漱口3次,此方法可以起到 辅助改善口眼干燥的症状,配合中药内服更有优势。

闰月大夫提醒,干燥综合征作为一种 全身性免疫系统紊乱的疾病 ,虽然以上的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困扰,但并不危及生命。但也需 要长期的治疗控制和看诊随访 ,只要早发现,早期干预治疗,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如果任其发展,病情会逐渐加重,从而伤害全身各个脏器,严重影响身心 健康 。#家庭医生超能团#

点击下方问诊卡,立即咨询黄闰月医生,看病不用等!

血府逐瘀汤什么功效?

血府逐瘀汤的做法是:

材料组成

当归9克、

生地黄9克、

桃仁12克、

红花9克、

枳壳6克、

赤芍6克、

川芎5克、

柴胡3克、

桔梗5克、

牛膝9克、

甘草3克。

血府逐瘀汤的做法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方解: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

当归、赤芍养血活血,

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

3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

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

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

甘草协调诸药为使。

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愈。

临床应用:

1.以胸痛、舌暗红、脉涩或弦紧为辩证要点。

2.血瘀经闭、痛经,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茺蔚子、泽兰等;胁下痞块属血瘀者,本方加郁金、丹参等;兼有气虚见症加党参。

中医内科学怎么学?

一、感冒

1.风寒束表证

方剂: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两方均为辛温解表剂,前方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后方辛温发汗,疏风祛湿,用于时行感冒,风寒夹湿证。

2.风热犯表证

方剂: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两方均有辛凉解表,轻宣肺气功能,但前方长于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表证热毒重者,后方重在清宣解表,适用于风热袭表,肺气不宣者。

3.暑湿伤表证

方剂:新加香薷饮加减。

本方功能清暑化湿,用于夏月暑湿感冒,身热心烦,有汗不畅,胸闷等症。

4.气虚感冒

方剂:参苏饮加减。

本方益气解表,化痰止咳,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憎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嗽,气短,脉弱等症。

5.阴虚感冒

方剂:加减葳蕤汤化裁。

本方滋阴解表,适用于体虚感冒,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汗少,咳嗽咽干,舌红脉数等症。

二、咳嗽

1.风寒袭肺证

方剂:三拗汤、止嗽散加减。

两方均能宣肺止咳化痰,但前方以宣肺散寒为主,用于风寒闭肺;

后方以疏风润肺为主,用于咳嗽迁延不愈或愈而复发者。

2.风热犯肺证

方剂:桑菊饮加减。

本方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咳嗽痰黏,咽干,微有身热者。

3.风燥伤肺证

方剂:桑杏汤加减。本方清宣凉润,用于风燥伤津,干咳少痰,外有表证者。

4.痰湿蕴肺证

方剂: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二陈平胃散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用于咳而痰多,痰质稠厚,胸闷脘痞,苔腻者。三子养亲汤降气化痰,用于痰浊壅肺,咳逆痰涌,胸满气急,苔浊腻者。两方同治痰湿,前者重点在胃,痰多脘痞者适用,后者重点在肺,痰涌气急者较宜。

5.痰热郁肺证

方剂:清金化痰汤加减。

本方功在清热化痰,用于咳嗽气急,胸满,痰稠色黄者。

6.肝火犯肺证

方剂: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

黛蛤散清肝化痰,加减泻白散顺气降火,清肺化痰,二方相合,使气火下降,肺气得以清肃,咳逆自平。

7.肺阴亏耗证

方剂:沙参麦冬汤加减。

本方有甘寒养阴、润燥生津之功,可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

三、哮病

1.冷哮证

方剂: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加减。

两方皆能温肺化饮、止哮平喘,前者长于降逆平哮,用于哮鸣喘咳,表证不著者;后方解表散寒力强,用于表寒里饮,寒象较重者。

2.热哮证

方剂: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两方皆能清热宣肺,化痰平喘,前者长于清化痰热,用于痰热郁肺,表证不著者,后者偏于宣肺泄热,用于肺热内郁,外有表证者。

3.寒包热哮证

方剂: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

前方用于外感风寒,饮邪内郁化热,而以表寒为主,喘咳烦躁者;后方用于饮邪迫肺,夹有郁热,咳逆喘满,烦躁,而表寒不显者。

4.风痰哮证

方剂:三子养亲汤加味。

本方涤痰利窍,降气平喘,用于痰壅气实,咳逆息涌,痰稠黏量多,胸闷,苔浊腻者。

5.虚哮证

方剂:平喘固本汤加减。

本方补益肺肾,降气平喘,适用于肺肾两虚,痰气交阻,摄纳失常之哮喘。

6.肺脾气虚证

方剂:六君子汤加减。

本方补脾化痰,用于脾虚食少,痰多脘痞,倦怠少力,大便不实等症。

7.肺肾两虚证

方剂: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两者都可用于久哮肺肾两虚,但前者以益气养阴为主,适用于肺肾气阴两伤,后者以补肾化痰为主,适用于肾虚阴伤痰多。

四、喘证

1.风寒壅肺证

方剂: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前方宣肺平喘,散寒解表,适用于咳喘,寒热身痛者;后方宣肺化痰,适用于喘咳胸闷,痰气不利者。两方比较,前者解表散寒力强,后方降气化痰功著。

2.表寒肺热证

方剂:麻杏石甘汤加减。

本方有宣肺泄热、降气平喘的功效,适用于外有表证,肺热内郁,咳喘上气,目胀睛突,恶寒发热,脉浮大者。

3.痰热郁肺证

方剂:桑白皮汤加减。

本方有清热肃肺化痰之功,适用于喘息,胸膈烦闷,痰吐黄浊者。

4.痰浊阻肺证

方剂: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适用于咳而痰多,痰质稠厚,胸闷脘痞,苔腻者。三子养亲汤降气化痰,适用于痰浊壅肺,咳逆痰涌,胸满气急,苔滑腻者。两方同治痰湿,前方重点在胃,痰多脘痞者较宜;后方重点在肺,痰涌气急者较宜。

5.肺气郁痹证

方剂:五磨饮子加减。

本方行气开郁降逆,适用于肝气郁结之胸闷气憋,呼吸短促者。

6.肺气虚耗证

方剂: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前方益气养阴,以气阴不足者为宜;后方重在补肺益肾,适用于喘咳乏力,短气不足以息者。

7.肾虚不纳证

方剂: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前方温补肾阳,适用于喘息短气,形寒肢冷,跗肿;后方取人参、蛤蚧补气纳肾,适用于咳喘乏力,动则为甚,吸气难降。前者偏于温阳,后者长于益气;前方用于久喘而势缓者,后方用于喘重而势急者。

8.正虚喘脱证

方剂: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前方扶阳固脱,适用于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汗出黏冷,四肢不温,呼吸微弱,或上气喘急者;后方镇摄肾气,适用于真阳不足,肾不纳气,浊阴上泛,痰壅胸中,上气喘促,四肢厥逆,冷汗不止,舌淡苔白,脉沉微。蛤蚧可温肾阳,散阴寒,降逆气,定虚喘。

五、肺胀

1.痰浊壅肺证

方剂: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二方均能降气化痰平喘,但苏子降气汤偏温,以上盛兼有下虚,寒痰喘咳为宜;三子养亲汤偏降,以痰浊壅盛,肺实喘满,痰多黏腻为宜。

2.痰热郁肺证

方剂: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加减。

前方宣肺泄热,用于饮热郁肺,外有表邪,喘咳上气,目如脱状,身热,脉浮大者;后方清肺化痰,用于痰热壅肺,喘急胸满,咳吐黄痰或黏白稠厚者。

3.阳虚水泛证

方剂: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前方温阳利水,用于脾肾阳虚之水肿;后方通阳化气利水,配合真武汤可加强利尿消肿的作用。

4.肺肾气虚证

方剂: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加减。

前方补肺纳肾,降气化痰,用于肺肾气虚,喘咳有痰者;后方功在补肺益气,用于肺气虚弱,喘咳短气不足以息者。

六、肺痈

1.初期

方剂:银翘散加减。

本方疏散风热,轻宣肺气,用于肺痈初起,恶寒发热,咳嗽痰黏。

2.成痈期

方剂:《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前方重在化痰泄热,通瘀散结消痈;后方则以降火解毒,清肺消痈为长。

3.溃脓期

方剂:加味桔梗汤加减。

本方清肺化痰,排脓泄壅,用于咳嗽气急,胸部闷痛,痰吐脓浊腥臭者。

4.恢复期

方剂: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加减。

前者益气养阴,清肺化痰,为肺痈恢复期调治之良方。后者益气养阴,排脓解毒,用于正虚邪恋者较宜。

七、肺痨

1.肺阴亏损证

方剂:月华丸加减。

本方养阴润肺止咳,化痰抗痨止血,用于阴虚咳嗽、咳血者,是治疗肺痨的基本方。

2.虚火灼肺证

方剂: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前方功能滋养肺肾,用于阴虚阳浮,肾虚肺燥,咳痰带血,烦热咽干者。后方滋阴清热除蒸,用于阴虚骨蒸,潮热盗汗等症。

3.气阴耗伤证

方剂: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前方功能补气养阴,兼清虚热,主治肺脾气阴耗伤,形瘦体倦,咳而短气,劳热骨蒸等;后方健脾补气,培土生金,主治食少腹胀,便溏,短气,面浮,咳痰清稀等。

4.阴阳虚损证

方剂:补天大造丸加减。

本方功在温养精气,培补阴阳,用于肺痨五脏倶伤,真气亏损之证。

八、肺痿

1.虚热证

方剂: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

前方润肺生津,降逆下气,用于咳嗽气逆,咽喉干燥不利,咳痰黏浊不爽。后方养阴润燥,清金降火,用于阴虚燥火内盛,干咳痰少,咽痒气逆。

2.虚寒证

方剂: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前方甘辛合用,甘以滋液,辛以散寒。后方则以补脾助肺,益气生津为主。

3.上热下寒证

方剂:麻黄升麻汤加减。

4.肾虚血瘀证

方剂:七味都气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前方滋阴纳气,后方疏肝解郁。